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

讀後感:東野圭吾-超、殺人事件:推理作家的苦惱

我很喜歡看東野的短篇集,總是充滿想像力且諷刺意味十足,黑笑怪笑毒笑小說裡面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篇幅,像是天使、過去的人、補償...等等,讓人看到塑膠就發想到可愛的天使的模樣,但我沒有想到本書也是短集篇,直到我翻開它.....


這本書整個就是在裱推理小說家的,很多橋段都描述的相當精準,尤其常看東野的書也偶爾會有這種感覺,所以好像是有自裱的疑慮XD


第一篇寫的是跟所得稅的有關係的,反正就是為了錢,作家可以出賣自己的作品,讓我反思到一件事:有時不用因為作品裡面忽然出現的某個奇異點而困擾,或許這只是作者為了個人因素不得不加上去的。


超理科殺人事件超白爛的,看到後面原來我也是個假科學人XD,雖然不承認,似乎又有幾分認同書裡的論調,科學對一般人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?不懂內燃機也可以開的一手好車;不懂程式設計也能用電腦,有時候就是像我們這種假科學人因為誤解而造成一堆問題。如果以前的我看到這篇,我一定會一而再,再而三的弄懂那些專有名詞,但這樣反而更落入作者的圈套,早知道就跳過不看,只是內心還是會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參透這些,畢竟人家也是三類出來的....


超長篇小說殺人事件,真的是心有戚戚焉,東野的書普遍不厚,加上文詞流利,可以無障礙的一次看完,但常常會有很多小說,看一下就得休息,好像文字的描述與自己的腦袋無法接軌,到底是文章不好還是自己領悟力太差,常常這樣的反思。看越多書,就會發現,同樣的一個情境,有些作家兩三句就帶過,有些作家可以寫一頁,到底是作家深度不同,還是騙稿費,或許此篇有給出一點答案XD


文章適切度的問題其實很有趣,寫文章跟說話一樣,都是沒有任何限度的自由發揮,不是ABCD的填空,一個問題永遠可以想出幾十種不同的答案,一個場景也可以寫出幾千字的描述,真是讓人無所適從。該如何抓到說話\文章的適切點?


他說:該表現出來的氣氛表現出來就可以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